2025/8/4 10:43:40 10
张天桃
苏州市是全国首批24座建筑业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在当地市、区二级政府的政策推动及中亿丰集团等试点企业的巨资投入之下,建筑业智能建造水平发展迅猛,特别是智能装备设备的研发应用及十多款实用机器人的推广使用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目前处于全省及全国的领先地位。下面探究一下其运用场景及我公司今后的发展路径:
观摩项目是江苏省首个智能建造产业基地也是苏州市和相城区智能建造产业园,位于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规划总建筑面积27万平米,总投资15亿元,共建有“5个产业专区、3个产学研机构、2个孵化中心”,形成智能建造技术、产品及服务的“一园式”整体解决路径。该项目主要具有以下技术亮点:
1)、轻型造楼机施工技术:由中亿丰自主研发,主要由轻量化支承系统、智能液压提升系统、立面挂架防护系统、多任务协同辅助系统、数字孪生监控系统组成。具有结构轻量化、顶升快速化及作业智能化的特点。所谓结构轻量化:采用轻量化设计,标准化模块占95%,周转率95%,每平方米用钢量0.3t。所有组装单元最大起重量控制在2t以内,单支点最大承载力达50t,采用常规设备即可完成安拆作业;所谓顶升快速化:通过高精度液压系统闭环控制,实现毫米级误差,每层顶升仅需60分钟左右;所谓作业智能化,采用多级联动智能控制,实时对顶升支撑系统结构、外挂架、布料机、下挂模板等质量、安全监控,实现作业面与下层周材的空间立体高效安全运转,释放塔机运能50%以上。
2)、建筑机器人施工技术:该工程广泛使用了混凝土地面整平机器人、混凝土地面抹光机器人、实测实量机器人、腻子打磨机器人、涂料施工机器人、物流搬运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淋水机器人、ALC板安装机器人、二次结构泵及智能钢筋绑扎等其它小型智能电动工具等施工技术。
3)、智能施工升降机及无人驾驶塔吊:结合搬运机器人,运用AI技术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可在工人下班后,在无人的夜晚,将第二天需要的材料运送到指定地点,称为“黑灯工地”或“无人工地”,减少人力成本,保证施工高效、安全。
智能建造技术在中亿丰项目快速研发并运用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因素:一是源于苏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政策倾斜:建立市级智能建造平台,从项目发包、机器人推广应用、应用机器人定额、试点项目申报、智能装备研发、关键技术攻关等进行全方位扶持,并提出如下具体应用要求:包括轻型造楼机、BIM数字一体化设计、智慧工地、建筑机器人、智能施工电梯、5G无人塔吊等;二是相城区的配套政策及具体落实:建立区级智能建造平台,具体明确了政府投资项目及社会投资项目应用智能建造技术的范围及奖励政策,将智能建造技术列入招标投标条件,对试点项目进行经济补偿,对进入产业园的所有企业及优秀人才均有相应奖励,对攻关的关键核心技术更是给与重奖;三是中亿丰集团的高效团队建设及巨大投入:中亿丰集团近年来打造江苏省中亿丰智能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智能建造产业学院、中亿丰.西交大智能装备研究院等多个智能建造创新平台,吸收和培养了一批高级研发人才团队,研发推广了12款地面、墙面、巡检、辅助施工机器人,打造全国首家智能建造机器人4S店,建成长三角地区首条数字孪生智能施工升降机自动化生产线,参与编制了江苏省、苏州市建筑业智能建造政策、标准及教材。
对照苏州市在智能建造方面的举措,扬州市无疑是后进的一方;建宇怎么破局?是迎头赶上还是弯道超车?窃以为都不现实,但也不能坐以待毙。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建宇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1、项目为王、盈利第一:公司要利用一切资源多接项目,达到与一级资质相对应的施工产值,保证最基本的营业额与现金流,保证基本管理班子稳定,不断学习提高与智能建造有关的新技术,同时适时招引各种人才,为新项目进行储备;2、敢为人先、试点先行:鼓励劳务经理部和班组通过购买或租赁在合适的公建项目或体量较大有影响的住宅等项目上,在不同施工阶段选用实用性强、性价比较高的智能建造技术,并对使用情况及时总结。如:机器人运用(混凝土整平抹光机器人、ALC板安装机器人、腻子打磨机器人、实测实量机器人等)、全过程全专业BIM技术、智能施工机械(无人升降机、无人塔吊等)、建立项目管理平台等;3、创新创优、赢得未来:凡满足条件的项目,尽一切可能在新技术运用、绿色施工、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等方面有创建成果,最终创成市级以上优质工程,成为社会认可老百姓喜欢的精品工程、好房子,打响建宇品牌、赢得口碑,力争早日成为省、市级智能建造试点企业,为赢得未来市场打下坚实基础。